运载火箭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研制而来的,第一枚成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苏联用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中国命名为“东风一号”)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也为研制运载火箭奠定了基础。
1965年中国的运载火箭启动研制。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是1965年为了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1970年3月26日,长征一号火箭正式出厂。1970年4月 24日,长征一号完成运载发射"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发射的成功奠定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展的基础,拉开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幕。长征一号全长29.86米,起飞质量81.57吨,运载能力300千克。
长征一号结构示意图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为发射返回式卫星于1970年而立项研制的。1974年11月5日,因质量原因长征二号首次发射失败。1975年11月26日第二次发射获得成功,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全长32.6米,起飞质量190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1.8吨。
长征二号F发射天宫二号
以长征二号为原型,先后研制改进出长征二号甲、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F等各型运载火箭,形成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 。
此次发射的神舟十四号搭载的就是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1978年中国为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启动研制的一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长征三号全长44.56米,起飞质量204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1.45吨。
长征三号结构示意图
以长征三号为原型,先后研制改进出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型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极低轨道的各种应用卫星。火箭全长41.90米,起飞质量241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吨。
长征四号结构示意图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风暴一号(FB-1)、长征四号(CZ-4)、长征四号甲(CZ-4A)、长征四号乙(CZ-4B)和长征四号丙(CZ-4C)组成。
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2006年开始立项研制的一种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2016年6月25日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中国运载火箭低轨和高轨的运载能力均跃升至世界第二。长征五号火箭全长56.97米,起飞质量859~879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轨道(GTO)运载能力14吨。
长征五号结构示意图
以长征五号为原型,先后研制改进出长征五号-远征二号、长征五号B、长征五号改、长征五号甲/M、长征五号登月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六号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于2009年正式立项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小型液体运载火箭。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飞成功。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适应性强的特点。
长征六号剖面图
以长征六号为原型还研发了长征六号改(又称:长征六号甲 、长征六号A)。
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是为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前身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010年6月正式立项研制,2016年6月25日首次发射。火箭全长53米,火箭起飞质量约597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为14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约5.5吨。
以长征七号衍生出具备高轨发射能力的长征七号甲(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及具备不同发射任务的发展型号。
长征八号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中低轨道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2017年5月开始立项研发,2020年12月22日进行首飞试验,并且取得成功。长征八号是一款性价比高、安全性能优良的运载火箭,瞄准的是商业发射市场。火箭全长50.3米 , 起飞质量约356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约5吨。
长征八号箭体结构示意图
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还有长征八号A,长征八号R。
长征九号
长征九号是为了满足执行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而立项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
2016年6月正式批复立项,预计2028年左右首飞。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设计为三级半构型,芯级最大直径10米级,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140吨,地月转移轨道(LTO)运载能力50吨。
长征九号概述图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请指正修改
4301 阅读
4008 阅读
3992 阅读
4536 阅读
4515 阅读
5317 阅读
4126 阅读
4469 阅读
5410 阅读
4949 阅读
5281 阅读
5233 阅读
4617 阅读
4626 阅读
8903 阅读
5088 阅读
5644 阅读
9808 阅读
5904 阅读
6726 阅读
阅读
运载火箭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研制而来的,第一枚成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苏联用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中国命名为“东风一号”)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也为研制运载火箭奠定了基础。
1965年中国的运载火箭启动研制。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是1965年为了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1970年3月26日,长征一号火箭正式出厂。1970年4月 24日,长征一号完成运载发射"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发射的成功奠定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展的基础,拉开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幕。长征一号全长29.86米,起飞质量81.57吨,运载能力300千克。
长征一号结构示意图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为发射返回式卫星于1970年而立项研制的。1974年11月5日,因质量原因长征二号首次发射失败。1975年11月26日第二次发射获得成功,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全长32.6米,起飞质量190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1.8吨。
长征二号F发射天宫二号
以长征二号为原型,先后研制改进出长征二号甲、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F等各型运载火箭,形成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 。
此次发射的神舟十四号搭载的就是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1978年中国为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启动研制的一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长征三号全长44.56米,起飞质量204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1.45吨。
长征三号结构示意图
以长征三号为原型,先后研制改进出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型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极低轨道的各种应用卫星。火箭全长41.90米,起飞质量241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吨。
长征四号结构示意图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风暴一号(FB-1)、长征四号(CZ-4)、长征四号甲(CZ-4A)、长征四号乙(CZ-4B)和长征四号丙(CZ-4C)组成。
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2006年开始立项研制的一种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2016年6月25日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中国运载火箭低轨和高轨的运载能力均跃升至世界第二。长征五号火箭全长56.97米,起飞质量859~879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轨道(GTO)运载能力14吨。
长征五号结构示意图
以长征五号为原型,先后研制改进出长征五号-远征二号、长征五号B、长征五号改、长征五号甲/M、长征五号登月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六号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于2009年正式立项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小型液体运载火箭。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飞成功。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适应性强的特点。
长征六号剖面图
以长征六号为原型还研发了长征六号改(又称:长征六号甲 、长征六号A)。
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是为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前身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010年6月正式立项研制,2016年6月25日首次发射。火箭全长53米,火箭起飞质量约597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为14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约5.5吨。
长征七号
以长征七号衍生出具备高轨发射能力的长征七号甲(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及具备不同发射任务的发展型号。
长征八号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中低轨道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2017年5月开始立项研发,2020年12月22日进行首飞试验,并且取得成功。长征八号是一款性价比高、安全性能优良的运载火箭,瞄准的是商业发射市场。火箭全长50.3米 , 起飞质量约356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约5吨。
长征八号箭体结构示意图
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还有长征八号A,长征八号R。
长征九号
长征九号是为了满足执行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而立项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
2016年6月正式批复立项,预计2028年左右首飞。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设计为三级半构型,芯级最大直径10米级,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140吨,地月转移轨道(LTO)运载能力50吨。
长征九号概述图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请指正修改